最高法院近日對一起在台大醫院病患死亡的醫療糾紛做出判決表示:「倘吳明勳等三人確實注意王苑楸意識變化,於適當時期安排作電腦斷層,而得即時進行手術,王苑楸是否有避免昏迷終至死亡之相當程度可能性?自非無進一步推求餘地。」白話文的意思是只要醫師安排電腦斷層就可以馬上手術,病人就不會死。為何醫療糾紛讓五大皆空?就是法院往往以這種事後諸葛的論理方式回頭究責。對於此一最高法院判決見解,本盟鄭重聲明:
一、以事後諸葛方式回推,一定能找到醫療處置上未盡完美之處。然而事發當下,病人於到院之初即已做了相當 的醫療處置,且病人意識清楚。再根據臨床表現判斷病人留院觀察,以當下情況判斷,不到需要安排電腦斷層的程度。
二、檢查不是做越多越好,電腦斷層同時會帶來輻射傷害,醫療專業就是依照各個不同的病況給予不同的判斷治療。「如果做了…,就不會…」造成醫療專業判斷受到大幅限縮,只要病人頭痛就做電腦斷層,同一天的新聞,去年電腦斷層佔健保92億點,署長表示針對重複檢查要抽審不予給付…做了檢查,健保不付;不做檢查,病人提告。
三、醫師不是殺人兇手。在本案,病人在健身房蒸氣室跌倒造成腦內出血,這才是造成最後死亡結果的主因。往往法院下醫療糾紛判決時要求醫師與醫院連帶負責,試問,醫療糾紛造成死亡結果的最初原因,病人自身疾病的與有過失比例是多少?
四、舉證責任的倒置在本案無法成立。先不論最高法院發表「醫療處置有可歸責的重大瑕疵時,應該由醫師負擔舉證責任」的法律見解正確與否,本案中,重大瑕疵為何?最高法院對本案瑕疵表示兩位住院醫師沒有隨時注意病人意識變化,評估生命徵候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,一位主治醫師又沒有在場指導兩位住院醫師,三位醫師的處置不符合台大所應具備的醫療水準。
本案發生在96年,健保制度已推行十餘年。這十餘年間的醫療現場,離法官描述的烏托邦情境越來越遠,在大量人流的壅塞下,在健保緊縮的給付下,在評鑑虛偽的粉飾下,最高法院的法官們,您們想像的醫療太美好了。
一、以事後諸葛方式回推,一定能找到醫療處置上未盡完美之處。然而事發當下,病人於到院之初即已做了相當 的醫療處置,且病人意識清楚。再根據臨床表現判斷病人留院觀察,以當下情況判斷,不到需要安排電腦斷層的程度。
二、檢查不是做越多越好,電腦斷層同時會帶來輻射傷害,醫療專業就是依照各個不同的病況給予不同的判斷治療。「如果做了…,就不會…」造成醫療專業判斷受到大幅限縮,只要病人頭痛就做電腦斷層,同一天的新聞,去年電腦斷層佔健保92億點,署長表示針對重複檢查要抽審不予給付…做了檢查,健保不付;不做檢查,病人提告。
三、醫師不是殺人兇手。在本案,病人在健身房蒸氣室跌倒造成腦內出血,這才是造成最後死亡結果的主因。往往法院下醫療糾紛判決時要求醫師與醫院連帶負責,試問,醫療糾紛造成死亡結果的最初原因,病人自身疾病的與有過失比例是多少?
四、舉證責任的倒置在本案無法成立。先不論最高法院發表「醫療處置有可歸責的重大瑕疵時,應該由醫師負擔舉證責任」的法律見解正確與否,本案中,重大瑕疵為何?最高法院對本案瑕疵表示兩位住院醫師沒有隨時注意病人意識變化,評估生命徵候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,一位主治醫師又沒有在場指導兩位住院醫師,三位醫師的處置不符合台大所應具備的醫療水準。
本案發生在96年,健保制度已推行十餘年。這十餘年間的醫療現場,離法官描述的烏托邦情境越來越遠,在大量人流的壅塞下,在健保緊縮的給付下,在評鑑虛偽的粉飾下,最高法院的法官們,您們想像的醫療太美好了。